主干课程介绍: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掌握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小学阶段的学习现象;掌握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并按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了解影响学习与教学的因素,主动创设促进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的环境;了解师生的心理特点,增强教师的自我调节意识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学习心理;知识的获得与应用;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学习策略;学习的动力机制;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课堂学习管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和内在联系,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况,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内涵、内部结构和历史脉络;近现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哲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突破;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3.自然科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小学教材、教学以及课外活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能兼教小学自然常识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现代教育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学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认识,理解教育思想发展的状况和客观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线索,掌握现代西方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发展及一般理论研究成果在学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思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思想概述、科教兴国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和全民教育思想等。
5.教育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设计,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设的统计推断,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
6.阅读与写作(1)(2)
本课程将现代阅读理论与写作理论有机整合、贯通,是一门体现当代课程改革精神的综合性、应用性、基础性课程。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和了解现代阅读基本理论与写作基础理论,了解和掌握各类文章的特点和基本的文章解读方法与写作方法,增强学生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水平。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阅读与写作基本理论的意义,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系,了解阅读心理与写作心理,初继续步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特点与方法,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写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与评改。
7.现代教师学导论
现代教师学导论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要求是:了解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并具备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认识现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领域,现代教师学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将教师职业作为一个整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理念,内容涉及教师职业和教师素质的各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师生关系、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心理健康,以及现代教师的管理、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等内容。
8.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意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本、图表和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上网和制作简单网页的能力,初步具备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了解教育传播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能正确选择教学媒体和在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了解教学软件制作技术;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进行课程设计;为提高教学技能,使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网络知识和相关软件(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术概述;学习过程、学习资源;计算机数学基础;视听说媒体数学基础;组合媒体数学基础;教学设计;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和远程教育等。
9.美学与美育
美学与美育是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的能力的课程。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和复杂相关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美学;美及其形态;美感;什么是美育;形式美与美育;艺术美与美育;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青少年发展与美育;教师角色与美育。
毕业及颁证: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颁发国家承认专科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该毕业证书可在教育部唯一学历证书查询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上终身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