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主要培养社会主义机械工业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专门人才。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CAD/CAM设计、制造、设备管理工作或者在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销售与制造等工作人员,及对本专业感兴趣的人员。
1.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基本语法,并能够运用它进行程序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地进行程序编制和调试。课程主要内容: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控制语句、数据输入和输出函数、数组、函数及变量存储类别;编译预处理、结构体与共用体、位运算、文件、 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2.计算机绘图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能对一般图形进行图数转换及编制绘图软件的能力。也包括对现有的图形软件包操作、使用的能力。初步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绘图的关系,为在其他课程中更广泛应用计算机绘图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图形的数学处理方法,编制绘图程序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常用绘图软件包的内容、功能及编辑使用方法。
3.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本课程是理工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相关的数学基础;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传递函数及其求取及动态结构图等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及系统的时域性能描述,一阶系统的动态分析,二阶系统的动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及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频域稳定性分析和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稳态误差;串联校正的分类与设计,控制系统的校正等。
4.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与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测试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描述测试系统特性的主要参数及测试系统的组成;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评定指标及选用方法;用于信号中间转换的电桥电路,滤波电路,电荷放大器等;具体介绍位移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原理,常用产品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5.液压气动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及使用维修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组成液压系统的动力、执行、控制和辅助等四种液压元件以及传动介质,组成液压系统的若干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实例的介绍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后一部分主要介绍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组成气压传动的基本元件、组成气压系统的基本回路、典型气压系统的实例分析和计算方法。
6.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常用控制电器、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具备分析、设计和改进一般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能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正确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完成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典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电气控制装置设计等。
7.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及知识,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技术体系及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程路线,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机电一体化中的动力与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用,系统机械量的检测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例。
8.机械 CAD/CAM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 CAD/CAM是实现信息处理高度一体化、提高设计制造质量和生产率最佳方法的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多品种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任务。课程主要内容: CAD/CAM的总体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的类型、相关技术以及应用开发;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成组技术 (GT);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技术; CAD/CAM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9.机电接口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弱电和强电接口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课程主要内容: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及抗干扰技术,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高电压直流信号接口电路,步进电机接口,直流控制接口,典型接口分析与设计等。
10.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气传动的基本知识,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应用和选用方法,掌握常用的开环、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性能及应用。课程主要内容: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的各种特性;电气传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晶闸管及基本电路,直流传动控制系统;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简介。
11.微机控制与接口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工业总线、常用接口电路的原理及设计方法,使学生获得本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构成及特点;常用工业控制总线介绍。以 STD总线或PC总线为对象,介绍常用的微机接口技术,包括I/O接口电路, A/D接口、D/A接口,微机与功率器件的接口以及隔离接口;应用实例分析。
12.控制系统 CAD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中一些常用算法,加强对有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程主要内容:绪论;多项式相乘算法,由传递函数求状态方程,求传递函数,状态方程离散化、根轨绘制、连续李亚诺夫方程求解等算法和应用软件。
13.机电一体化实验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常用机电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设计或调试机电接口电路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常用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常用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及实验,常用调节器电路的设计及实验,功率接口设计与实验;步进电机、直流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及实验。先修课程: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颁发国家承认本科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该毕业证书可在教育部唯一学历证书查询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上终身查询。学生达到授予学位的标准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可获得合作办学院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应持国家承认的专科及其以上学历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及学历证明材料(学历证明须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学历证件复印件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