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教育基地2号楼2楼

电话:028-85435898

邮箱:1697143704@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我吧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专业介绍 > 成教本科 >

金融

发布时间:2022-02-16     次浏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相关的金融政策法规,熟知金融业务操作流程,能独立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对国际、国内金融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和分析,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运用一门外语,能在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投融资管理单位以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从事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要求:
1.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2.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
面对金融发展的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趋势,我院的金融学专业要形成一定的特色,必须及时顺应这一基本发展趋势,及时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和金融学发展研究的基本动态,紧跟金融领域国内外最新发展潮流,充分发挥我院的后发优势,在专业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尽量避免与人亦步亦趋,特别应注意应在学科交叉的结合部和空白地带促进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联合、优势互补、特色互用,展开协同攻关,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网络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之所需,也可充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
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社会时代的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必须更具超前性,必须强调基础理论、实际工作技能、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必须特别注重金融人才的通用性。对于我院金融专业而言,切实根据金融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课程结构。
 
主干课程介绍:
1.现代货币金融学
      现代货币金融学的主题是描述微观金融活动、宏观金融活动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经济关系。本书运用传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货币金融学体系,研究货币金融学中的各种经济范畴的行为基础,考察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及其运作规律。本书的逻辑体系为:货币与信用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与经济体系、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等。
2.金融法规
      从金融业务中需要的法律知识角度出发,以学生未来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和编排全书内容,有选择地将那些从事具体金融业务过程中的实体和程序法律知识作为知识重点。对存贷款业务、金融担保业务、支付结算业务、证券业务、基金业务、期货和外汇业务、信托和融资租赁业务、保险业务等金融具体业务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进行了清晰、实用的阐述。
3.国际金融
      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譬如,国际收支必然产生国际汇兑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中的货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又有重大影响;国际收支的许多重要项目同国际信用和国际投资直接相关,等等。
4.财政学
      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
5.保险学概论
      本课程介绍保险的基础理论与一般实务,内容包括保险的一般定义:保险基金保险职能与作用、中外保险简史、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保险理赔、再保险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本课程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分工理论、比较利益理论、资源禀赋理论、需求相似理论、跨国公司理论;还介绍以及国际贸易实务,包括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

在线客服系统